English

传播科学的接力棒

1998-06-2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1997年,由夏建白、朱邦芬著,黄昆审订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《半导体超晶格物理》,获得了“全国优秀科技图书”一等奖和“国家图书奖”提名奖。这一荣誉应归于著作者们,这部著作的字字句句,是用他们的多年心血和创造力凝结成的。作为该书责任编辑之一的我,也为该著作的问世付出了汗水,当然也对著作的获奖感到高兴。科技编辑的汗水,总是要和科学家的汗水流到一起去的,这是我参加编辑工作几十年来的一个体会。

1965年,我大学毕业进出版社后,大部分时间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,也穿插编辑一些图书。1985年以来,主要在编《科学》杂志。

《科学》杂志是1915年由任鸿隽、杨杏佛、胡明复等一批有“科学救国”抱负的爱国留学生,在他们的留学地——美国康奈尔大学所在的绮色佳创办的。为办《科学》杂志筹集经费,他们发起成立民间科学团体——“中国科学社”。起初,他们在美国撰稿、编辑,寄回上海刊印出版。随着编刊人的陆续学成回国,1918年后,《科学》杂志就一直以上海为编辑出版地。其间,1961-1985年停刊,复刊后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。

为筹备《科学》杂志的复刊,我们几位编辑专程由沪赴京,寻访当时还健在的“中国科学社”的老人,章老元善(《科学》杂志九位创刊发起人之一)、严老济慈和茅老以升(《科学》杂志早期的编辑和作者)等前辈分别在寓所热情地接待了我们。他们以亲身的经历如数家珍地向我们叙述往事:在艰难的条件下,“中国科学社”以创办《科学》杂志为起点和纽带,传播科学、提倡实业,建造“明复图书馆”、办研究所和图书仪器公司、创办《科学画报》、出版科学专著和科普图书……为创立近代中国科学事业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至今,这几位科学老人追忆往事的音容笑貌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。今天的办刊环境、条件与当年相比,当然不可同日而语,但也并非坦途。每每遇到困难的时候,茅老言简意赅的发问“科学社为什么把《科学》杂志办得那么好”、严老语重心长的嘱托“你们可再不要让《科学》杂志停刊了”,便又会在我们耳边响起。是呀!老一辈科学家、编辑是用献身科学的满腔爱国热血在办刊的,我们的寻访捧回的是一根沉甸甸的传播科学的接力棒。

1989年,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编辑正背负着这根接力棒,为《科学》的质量精益求精时,出版社的领导又交下一个任务:利用《科学》杂志同科技界的联系,组织、编辑、出版科学专著。众所周知,专著不是畅销书,接下后编辑部势必要承受更大的压力。然而,同仁们却说,我们既然背负着传播科学的接力棒,就要有点志气,在分析了有利与不利条件的基础上,同仁们决心认真干一番,争取开辟出一个书刊推挽、相得益彰的工作局面。

出书与办刊,事虽相近,却并不全同。出版社的刊物编辑要出好书,不只是辛苦点就行了,还得按出书规律办事。首先,要精心选好题。好在《科学》杂志有一个以科学家为主体的编委会,大家四处向编委们请教,我还陪出版社的总编辑专程上北京向《科学》杂志编委会主编、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请教。光召主编非常支持出版社沿袭当年“中国科学社”的做法,以《科学》杂志的刊名为丛书名,出版《科学专著丛书》,并欣然同意为这套丛书作序。他还特别嘱咐我们,要注意从能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的方向上去选题,选题要注意促进创新。

我们在《科学》杂志的组稿活动中获悉,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黄昆先生和他的学生夏建白、朱邦芬等合作,从80年代中期起,开展了半导体超晶格理论方面的研究,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,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就,有关工作被国际同行称为“黄-朱方程”。黄先生是国际上的晶格动力学权威,50年代他与M·玻恩合著的《晶体动力学》一直被国际上视为经典大作。更令人敬佩的是,他在古稀之年仍葆创新活力,继续在科研第一线上取得重大成果。

半导体是铸造了人类20世纪辉煌的伟大科学成就之一,而半导体超晶格和微结构的研究,正代表着当前半导体科学发展的主流,推动着半导体及其相关的高技术研究向新的水平发展。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基本问题上作出的贡献,理应成书。这正如光召先生在《科学专著丛书》序中说的:“为本世纪多留下几本中国学者的优秀专著,为迈向新世纪多铺下几块引路的基石!”。

在《科学》杂志创刊80周年之时,《半导体超晶格物理》正式出版,成为《科学专著丛书》中的第一部作品。

作为《科学》杂志和这部专著的责任编辑之一,笔者感到欣慰的是,我们这一代《科学》杂志编辑没有忘却前辈编辑交下的传播科学的嘱托,没有辜负江总书记对《科学》杂志的题词:“传播科学,提高国力”!

(作者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